《宋史》成書于元末,而民間傳說則始自北宋當代,楊業“父於皆為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里兒野豎,皆能道之” (《供備庫副使楊君 (琪) 墓志銘》,見《歐陽永叔集》卷二) 。所以,兩方面流傳下來的材料均應參照。民間傳說楊延昭有子名宗保,楊宗保故事出現于明萬歷二十一年 (1593) 唐氏世德堂刊印的《南北兩宋志傳》,而《宋史》則成書于元代,因此,許多人認為民間故事與戲曲劇目所傳楊宗保, 就是歷史上的楊文廣。硬在文廣與延昭之間造成一個宗保來,乃文人之杜撰,不可信。查宗保業績多與楊文廣的事跡相同, 如少年臨陣破敵等事??梢?,歷史上的楊宗保,就是楊文廣其人。
這種說法令人更感其玄。但持這種說法者也拿出了證據, 即洛陽新安縣五頭鄉潼溝村出土的一塊宋朝楊令公的停靈碑。碑文記述了楊令公在此停靈的經過: “北宋朝楊令公之丘陵也。有女孫楊宗保感祖之義, 居廬于此,遂人道而為觀焉?!庇谑?,持此說者下結論說:“楊宗保原來是女性! ” (見1985年7月《人民日報》) 據此,,可見民間傳說的楊宗保實有其人,只不過是個女性罷了。后代文人又把她杜撰成北宋的一員大將。
我研究發現,楊宗保真有其人,并非歷史故事傳說。
1、楊令公那么多兒子,確實為了大宋江山,被奸賊害死。為了保存楊延昭的獨苗苗,也就是這個大兒子楊宗保。所以,楊延昭在丘陵立碑,故意把楊宗保寫作女孩,目的就是為了保護這個楊家的獨苗苗??!
2、楊延昭到老才去世,不會只有一個孩子。因為將門之后,要保家衛國,絕不會養一個獨生子去冒死拼斗。所以楊延昭至少有4個孩子!
楊文廣(?-1074),字仲容,白壽彝認為他是楊延昭次子,可能是將“楊宗?!弊鳛闂钛诱训拈L子吧。曾鞏《隆平集》云:“詔錄其子傳永、德征、文廣有差?!睋?,楊文廣當為第三子。宋仁宗趙禎慶歷三年(1043年),這個時候楊文廣可以帶兵打仗了,如果楊文廣有30歲,楊宗保是長子應該有35歲左右!
3,楊文廣:
定州路副都總管楊文廣獻陣圖及奪取幽燕地區的策略,朝廷還沒有來得及審批和回復,當年的十一月,楊文廣病逝。享年不詳,然而從他有確實年月的記錄(1043年)以來,到他病卒時(1074年)已經三十二年,由此估計,楊文廣卒年應不少于五十歲。他死后,朝廷追贈為同州觀察使, 宋神宗趙頊熙寧元年,楊文廣奉命征戰西夏,西夏兵大敗,宋軍殺獲甚眾。熙寧七年,即1074年,州路副都總管楊文廣獻陣圖及奪取幽燕地區的策略,朝廷還沒有來得及審批和回復,當年的十一月,楊文廣病逝。膝下共有四子,以小兒子懷玉最為出眾.
4,1014年(大中祥符七年)正月初七,楊延昭卒于高陽關,年五十七
楊延昭有四子(有說無充廣僅三子,取折氏資料四子說),長子楊傳永、次子楊德政、三子楊文廣(字仲容),四子楊充廣
楊延昭死后朝廷錄其三子為官,分別是傳永、德政、文廣,四子因年幼未及錄官!另外還有一個養子。
《宋史》卷272《楊文廣傳》載楊文廣為楊延昭次子,說為第三子由來當是曾鞏《隆平集》,《隆平集》云:“詔錄其子傳永、德征、文廣有差?!币驗椤端问贰返淖髡呙撁撌窃?而曾鞏是嘉佑二年的進士,當時文廣還在,所以據此認為楊文廣是楊延昭第三子.
楊文廣生年不詳,宋史是元人所寫,不可盡信...
元朝費勁全力滅掉大宋,當然不會讓歷史宣傳大宋的英雄人物,所以,在歷史記載里面動了手腳!
楊延昭、楊宗保、楊文廣,以及后來的楊懷玉,都是少年出英雄,十分厲害的。元朝滅掉大宋之后,楊家后人為了隱藏楊家將,為了保護子子孫孫不被元朝人迫害,不得不隱藏了楊宗保、楊文廣以及楊家更多的英雄事跡。
所以在民間傳說數百年,很多都有一定歷史基礎的。元朝滅亡后,一些楊家后人才把楊家將故事更廣泛的傳揚開去。
作者是楊家后人楊再興一輩的后人,祖上就有遺訓:潘楊不結親。
標簽: 歷史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