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的爸爸叫司馬談,是朝廷中的太史令,負責記載皇帝日常言語,觀星辰做歷法。司馬談對歷史很感興趣,他最喜歡在藏書豐富的皇家圖書館中查閱歷代史書,很想自己動筆寫一部大史書,上接孔子的《春秋》。
司馬遷從小跟隨父親學習,又跟隨父親廣泛社交,可謂學著各方面的學問。二十歲時,開始全國旅游,到處尋訪名勝古跡,參閱各地的風土人情以及歷史。游歷歸來時,已經四十歲。此時司馬談病死,死時書卻為成。司馬遷繼承父親太史令的職位,可以博覽圖書館中的藏書,同時開始收集父親的材料,立志要將父親的史書完成。
書還沒有寫完,司馬遷遭逢“李陵之變”,得罪漢武帝,被判死刑。司馬遷無錢自贖,于是自愿作宦官,只求不死,完成史書。司馬遷忍辱負重,年復一年,終于將書寫完,命名《史記》。這些內容,都記在《史記》里的最后一卷里。
標簽: 司馬遷史記坎坷過程
文章來源:
歷史密碼網
版權聲明: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