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了解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究竟多少人誤會了這個皇帝?

歷史密碼網 372 0

關于明朝最終覆滅的根本原因,至今依舊尚未形成定論,史學界對此“公說公理或婆說婆理”,所陳述的觀點,似乎都有道理而又似乎都沒有抓到關鍵所在。

不可否認,日漸強盛的后金勢力和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確實是壓垮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但事情真的這么簡單嗎?

一個強大的政權,所受到的最大威脅從來不是來自外部,而是往往能夠起到四兩撥千金的內部,因此,晚明皇帝的怠政腐敗和朝臣宦官的爭鋒對立,成為了瓦解明朝江山最重要的力量。

五分鐘了解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究竟多少人誤會了這個皇帝?-第1張圖片-歷史密碼網

明朝疆域變化動圖

說到這您以為就完事了嗎?沒有!要知道整個明朝皇帝怠政腐敗和宦官專權的現象并不少見,但為什么自萬歷朝開始,確切來說是從萬歷十年開始,明朝國運便急轉直下,迅速走向滅亡了呢?

關于這個答案,我們又只能從史書中去尋找答案,不過,崇禎帝確實是被冤枉的。

最近讀完了《明史》,感觸頗深,關于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筆者似乎從某個關鍵人物身上找到了一些線索,《明史·神宗本紀》中的一段話引起了我的注意:

五分鐘了解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究竟多少人誤會了這個皇帝?-第2張圖片-歷史密碼網

《明史》

“故論者謂明之亡,實亡于神宗,豈不諒歟?!?/p>

關于“明之亡,實亡于萬歷”的說法并非空穴來風,但這里所說的“萬歷”指的是明神宗朱翊鈞還是萬歷一朝呢?

很多人錯誤地將其理解為明神宗,將明朝滅亡的原因歸結為萬歷皇帝怠政,沉迷于聲色犬馬,過分崇信宦官,這就有點將問題想的過于簡單化了。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皇帝的個人喜好專權對整個王朝造成的影響,畢竟皇帝作為封建王朝的最高駕馭者,其一舉一動是能影響整個王朝走向的。

眾所周知,萬歷皇帝創造了長達二十年不上朝的掛機記錄,一般王朝還真經不起最高統治者的這般胡作非為,但明朝似乎在是個例外,因為其有兩套趨于成熟的權力運轉系統在幫助國家正常運轉,這兩大系統分別是內閣制和宦官制。

五分鐘了解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究竟多少人誤會了這個皇帝?-第3張圖片-歷史密碼網

整個大明王朝的權力運轉機制

有這兩大輔政系統的存在,皇帝的主政便顯得有點無足輕重,就算萬里皇帝長達二十年時間不上朝,大明這臺國家機器也依然能夠馬不停蹄的正常運轉。

不過,有一個人物的出現,似乎動搖了這這套成熟的系統,他就是明朝鼎鼎有名的內閣首輔張居正。

五分鐘了解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究竟多少人誤會了這個皇帝?-第4張圖片-歷史密碼網

張居正畫像

張居正所頒布的萬歷新政,尤其是其中的一條鞭法,幾乎扭轉了整個大明略顯頹廢的局勢,為明朝續命了近百年時間,他還創立了“自成一派”的考成法,奉行嚴格的官員考核制度,整體上提高了明朝官員的素質,張居正也被后人列為“中國古代十大名相”之一。

他的功績,我們不能否定,但過高的歡呼聲也不能蓋過對張閣老的質疑,畢竟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縱使張居正的新政為明朝帶來了新生,其背后隱藏的權力危機也是我們不能忽略的事實,而這或許就是明朝走向滅亡的根源所在。

此話怎講?請聽筆者娓娓道來(以下內容是筆者查閱了大量資料并根據前人論證后得出的個人原創觀點,由于內容過于真實和露骨,請您一定要仔細閱讀)

明朝的內閣制度在張居正繼任內閣首輔之后達到巔峰,當然,這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前后經歷了張璁,嚴嵩,徐階和高拱這四大首輔進行醞釀。

張居正是取前人之所長,再結合自己優秀的政治才能,創造了如此顯赫的成就。

在當上首輔之前,張居正隱藏的很深,他親眼見證了朝廷內部的權斗黑暗,為了明哲保身,他不得不謹小慎微,但這不能說明張居正沒有野心,小心駛得萬年船,這也為張居正后來的政治生涯創造了機會。

五分鐘了解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究竟多少人誤會了這個皇帝?-第5張圖片-歷史密碼網

張居正和高拱畫像

明穆宗朱載坖彌留之際,曾任命高拱,張居正和高儀為顧命大臣,輔佐后來繼位的年僅10歲的萬歷皇帝主持朝政,韜光養晦的張居正選擇這個時候出擊,聯合司禮監秉筆太監馮保趕走了內閣首府高拱,當上了內閣首輔,很快高儀又病逝,曾經的三位顧命大臣,此時只剩下張居正一人。

有內廷支持,而又以顧命名義執掌內閣的張居正很快便成為了整個明朝史無前例的權勢顯赫人物,當然,這也為他實施萬歷新政創造了絕佳的機會,不過,值得指出的一點,就是張居正的這種權勢絕非是內閣的常態,而正好體現出內閣的變態。

在明神宗繼位之前,明朝內閣制度的運作模式幾乎沒有發生什么改變,即使中間也出現過不少權力集中的內閣首輔,但奉行的依舊是集體討論和集體決策的原則,只不過這種運作模式到萬歷一朝,便開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五分鐘了解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究竟多少人誤會了這個皇帝?-第6張圖片-歷史密碼網

張居正上臺之后,開始進行改革

這種變化如果能夠把握得住,倒也沒什么問題,如果把握不住,那么對萬歷一朝的政治將會產生極大的危害。

不得不說,張居正確實是個有能力的改革派但也是個有野心的政治家,在他擔任首輔之前,他目睹了嚴嵩,徐階,高拱等首輔的權勢爭斗,這些特殊經歷也讓他刻骨銘心,所以他才決定韜光養晦,選擇一有機會便毫不猶豫,迅速出手擊敗對手且不讓對手有任何反擊或東山再起之力。

趕走高拱就是最好的證明,不過,已經位極人臣的張居正,其面對的恐懼非但沒有減少,反而還增加了不少,這種恐懼主要來自外部挑戰,一面來自于資深且不愿就此甘休的致仕內閣,如高拱等人,另一面就是來自于覬覦首輔職位,伺機取而代之的現任閣臣。

正是如此,出現了大問題。由于張居正的嚴加防守,萬歷一朝并沒有出現嘉靖年間重啟謝遷和隆慶期間重啟高拱的現象發生,但又由于張居正能夠一手操控內閣,在選人用人之上,無不體現出張居正自私的一面。

相對于那些真正有實力,且和張居正同樣有魄力的人才,張居正視而不見,他選擇的是那些性格懦弱,不敢獨擋一面甚至是能偽裝自己以討好他人的大臣。

五分鐘了解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究竟多少人誤會了這個皇帝?-第7張圖片-歷史密碼網

如《明史·張居正傳》記載:

“當是時,李太后以帝沖年,尊禮張居正甚至,同列呂調陽莫敢異同。及吏部左侍郎張四維入,恂恂若屬吏,不敢以僚自處?!?/p>

張居正挑選了幾名大臣入閣,但后來又將他們置于權力邊緣,父親去世,按照古人定制,大臣應該辭職丁憂三年,張居正雖然也這么做了,但做的并不徹底。

他任命張四維暫時接替自己的職位,主持內閣的正常工作,不過,張居正只是給予張四維有關小事的裁決權,“大事則馳報居正于江陵,聽其裁決”,在張居正丁優的這段時間內,大事決策權由北京轉移到了張居正的老家湖北江陵。

五分鐘了解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究竟多少人誤會了這個皇帝?-第8張圖片-歷史密碼網

張居正的獨斷專權,引起了悉數閣臣的強烈不滿,同時也引起了親政之后的萬歷皇帝的厭惡,所以在其去世之后,萬歷皇帝及閣臣對其進行瘋狂碾壓,雖然后人不停為張居正喊冤,看這種聲音還是無法突破政治的現實,萬歷皇帝親自下令,全國膽敢有為張居正洗白者,皆并入清算的范圍之內,故使人莫不敢言!

皇帝對其進行清算,再加上張居正對自己首輔繼承人的選擇上并未體現出任人唯賢的原則,導致張居正頒布的新政隨著主人的離世而“人亡政息”,事實上,事情還沒有這么簡單,后來繼位的首輔申時行還廢除了張居正實行的考成法,使明朝對官員的考核再度陷入沉默階段。

大明是如何陷入危機的?萬歷皇帝對張居正的清算,其實也是在間接的削弱閣權,此前高拱雖以專擅之名被張居正趕走,但張居正沒有以專擅之實對其進行清算,也沒有像徐階那樣大張旗鼓的對高拱進行輿論攻擊,反而還將高拱的擅權精神發揚光大。

五分鐘了解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究竟多少人誤會了這個皇帝?-第9張圖片-歷史密碼網

此事雖然無不體現出張居正的野心,但由于閣權的加強,大明反倒出現了難得一見的回光返照,運轉的比以前更精神,也更加正常。

張居正被清算之后,其挑選的閣臣無法承擔起挽救大明的責任,而內閣的權力又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創,支撐起大明這臺機器的內閣系統便遁入老化,而和其既是合作又是對立關系的宦官集團重新崛起。

這些宦官畢竟不是經過千挑萬選,有著素質過硬才能的人物,反倒因其生理上的缺陷而造成的心理扭曲,使得這些宦官為了滿足自己的變態心理而瘋狂斂財,將整個晚明朝堂搞得烏云瘴氣,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天啟期間的老千歲魏忠賢。

張居正去世后,明神宗又當了30多年逍遙自在的“宅”皇帝,他不僅沒有感恩張居正作出的貢獻,反倒將其視為罪臣,由于明神宗對張居正恨之入骨,再加上明神宗在位時間又長,這個時期的反張運動得以不斷深入。

五分鐘了解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究竟多少人誤會了這個皇帝?-第10張圖片-歷史密碼網

這對張居正而言,沒有多大影響,畢竟其人已作古,是“死后已是萬事空”,但對整個大明王朝而言,所造成的破壞是無可挽回的,連帶著整個明朝的中樞政治遭到巨大的打擊,縱使朝廷不缺乏人才,但也失去了發揮人才作用的機制。

雖然晚明并沒有廢除內閣,但萬歷皇帝的敏感使得像張居正這樣強勢的政治人物在明朝后來再也沒有出現,整個內閣也是形同虛設,取而代之的是一手遮天的宦官和新興崛起的東林黨,這兩股力量在晚明社會掀起了軒然大波,從而形成了明末著名的黨派之爭和宦官亂權。

五分鐘了解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究竟多少人誤會了這個皇帝?-第11張圖片-歷史密碼網

東北后金勢力虎視眈眈,遼東局勢對大明來說并不樂觀,這時候更需要鼓勵將士們鎮守邊疆,但在前線取得寧遠大捷的著名將領袁崇煥不僅沒得到朝廷封賞,反倒是因為魏忠賢的個人喜惡,而受辱被迫卸甲歸田,這種現象在晚明并不少見。

總結內閣失去了原有的作用,面對復雜的局勢已經無法作出正確的決策和強有力的政治領導,再加上后來繼位的明熹宗朱由校頑皮怠政,造成整個明朝末期政治腐敗,人心渙散,地方官員也趁機為非作歹,搜刮百姓,大明國庫幾乎都中飽私囊了。

五分鐘了解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究竟多少人誤會了這個皇帝?-第12張圖片-歷史密碼網

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

這種行為很快便得到了報應,天啟大爆炸并沒有敲醒晚明統治者,緊接著明末又出現了非常嚴重的饑荒,必然和偶然的因素裹挾在一起,直接造成位于明朝西北的陜西各地的農民揭竿而起,爆發了明末著名農民起義,整個明朝頓時陷入內憂外患的境地當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的內閣制度不同于前朝的丞相制度,內閣首輔的權力是由皇帝直接給予的,其權力的提高,同時也標志著皇權的加強,明末內閣權力的削弱同時也標志著皇帝權威的下降,標志著朝廷控制社會的能力下降。

所以,我們能看到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禎帝雖然還是一國之君,但他已經無法號召天下,縱使崇禎皇帝懂得勤儉持政,想力挽狂瀾,挽救大明,但此時大明,已經是無力回天。

五分鐘了解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究竟多少人誤會了這個皇帝?-第13張圖片-歷史密碼網

崇禎皇帝非亡國之君,卻也背上了亡國這個罵名,無顏面對列祖列宗的崇禎帝只能選擇“自掛東南枝”,真正踐行了“君王死社稷”,這是崇禎的悲劇,同樣也是大明的悲劇,但這悲劇是誰釀成的?可以說是張居正,可以說是萬歷皇帝,同樣也可以說是難以長久維系人心的封建制度。

標簽: 歷史人物故事3到5分鐘

抱歉,評論功能暫時關閉!

document.write (''); 欧美日韩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欧美日韩中文字乱码卡一卡二,成片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网站,中日韩一卡2卡三卡4,欧美日韩2021卡一卡二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