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個短篇的歷史故事,演講用的

歷史密碼網 344 0

1.霍去病倒看北斗

古人早就發現,越往北走,北極星就升得越高,當然北斗星也會同樣升得越高。他們想,如果再往北走,北斗星會不會高過頭頂,向南偏去?這是完全可能的,也真有人看到過這種景象,下面我給朋友們講一個“霍去病倒看北斗”的故事。

霍去病是西漢年間的一位大將,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人,是另一位史稱“不敗將軍”衛青的外甥。那時,北方的匈奴經常對漢朝邊境進行掠奪?;羧ゲ?8歲時,被派遣領兵北征匈奴,他率領800名騎兵沖入敵陣,一氣斬殺匈奴兵兩千多人,生擒匈奴單于的叔父,威名勇冠全軍,被漢武帝封為兩千五百戶冠軍侯。

幾次勝仗后,匈奴的軍事力量大大削弱,不得不退到遙遠的大沙漠以北地區。公元前120年的秋天,一萬多匈奴騎兵又向南進犯,深入到右北平地區(今河北北部一帶)燒殺搶掠,漢朝邊民上千人死于匈奴鐵騎之下。于是漢武帝決定遠征漠北,徹底消滅匈奴軍隊。

這年,漢武帝調集10萬騎兵以及步兵輜重隊幾十萬人,由衛青和霍去病率領,分東西兩路向漠北進軍?;羧ゲ÷受姀拇ぃń裆轿鞔h),出發,在大沙漠地帶縱橫馳騁,行軍兩千多里,終于捕捉到敵軍主力。于是霍去病指揮漢軍發動猛攻,一場激戰開始,長槍象稻草一樣折斷,莽莽草原,棄尸累累,山河變色,日月無光。幾天血戰之后,漢軍終于勝利。這場戰役,殲敵七萬名,匈奴左賢王部幾乎全軍覆滅?;羧ゲ÷受姵藙僮窊?,一直追到狼居胥山(今蒙古國境內德爾山或杭愛山)。為慶祝這次戰役的勝利,霍去病率眾在狼居胥山頂積土增山,舉行祭天封禮。

晚上他在營外散步,抬頭仰望北斗時,吃驚地發現,北斗七星已經越過天頂,偏向南方了。他第一次看到倒置的北斗七星圖案,第一眼幾乎都沒認出來,他趕忙招呼將士們一同觀看,大家都對這奇特的景象嘖嘖稱奇,覺得天圓如蓋,地方似棋,宇宙奧妙,不可盡言。隨后,霍去病又在附近的姑衍山舉行祭地禪禮,并登臨北海(今貝加爾湖),刻了一塊記功碑,埋在那里,然后凱旋還朝。這就是“霍去病倒看北斗”的故事??上Щ羧ゲ』爻蟛痪镁鸵虿∪ナ?,年僅24歲。這位軍事天才不講享受,一生為戍邊事業奮斗,他有兩句名言流傳至今:“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貝加爾湖的緯度大約是北緯55_,北斗星上中天時就已轉向南天了。這對于生長在中原地區的人們來說,確實算個稀奇事。唐代的劉商在《胡笳十八拍》詩中寫道:“怪得春風不來久,胡中風土無花柳,天翻地覆誰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币彩窃诟袊@這種景象。

2.顏超賄賂北斗神

因為北斗七星所在的要害位置和醒目的形狀,它在中國古代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也一天比一天高起來。后來北斗成了管人生死的星座。東晉干寶撰寫的神異小說《搜神記》有這樣一段故事:

有一個叫顏超的人,請平原人管輅相面,管輅說:“你面相不好,有夭折之相?!鳖伋宦犑种?,便問有沒有補救的辦法。管輅閉目掐算了一會兒,說:“十天之后,你帶上一大包煮好的鹿肉和一大壺清酒,去某某山中,那兒有一片割過的麥地,地南邊有一棵大桑樹,樹下有兩個下圍棋的仙人,你什么也不用說,用酒肉服侍好他們就行了?!?/p>

顏超到這天帶好酒肉趕到山中麥地那棵大桑樹下,果然有兩個仙人在那兒下圍棋,顏超悄悄近前,將酒肉擺在棋盤兩邊,自己則站在一側觀棋。這兩個仙人沉溺下棋,不知不覺摸過酒肉就吃,不到半個時辰,就把顏超的酒肉吃光了。這時棋還沒有下完,坐北邊的仙人抬頭一看,說:“你不是顏超嗎?這酒肉是你的嗎?”顏超恭敬地回答:“是?!毕扇苏f:“你的壽數已盡,還來這兒干什么?”這時坐在南面的仙人發話了:“老哥,你剛吃喝了人家的東西,怎么可以這樣無情呢,給人家增加幾歲吧!”北邊的說:“生死簿子都定好了,怎么增加?”

南邊的說:“你不好意思,我替你來?!闭f著,他向北面的仙人要來一個大帳簿,翻開一頁,上面寫著:顏超,一十九歲。南面的仙人在“一”字上加了兩筆,成了“九十九歲”。

結果,顏超后來真活到了九十九歲。原來這兩個仙人,在北面坐的就是北斗,南面的是南斗(二十八宿之一)。因為“南斗注生,北斗注死”,人的一生,都要從南斗手里過到北

斗,所以北斗的簿子決定著人的壽限??磥砩裣梢彩呛猛ㄈ诘?,這真是“神仙自有神仙著,世事如棋下不完”。

北斗為什么能注定人間的命運生死呢?這種說法也是有根源的,中國古代人與人來往很少、交通不發達、障礙危難極多,北斗成了人們平時出門判斷方向的重要依據,于是人們把它當成指路救生的“燈塔”,作為神來崇拜。

3.王莽與威斗

因為北斗繞“天帝星”所在的北極日夜不息,所以從很早開始,北斗成了天帝的車子。西漢司馬遷在《史記?天官書》說:“斗為帝車,運于中央,臨制四方”。意思是:北斗星是天帝坐著的馬車,天帝以中央為樞紐,坐在馬車上一刻不停地巡行四方。漢代的首都是長安,長安還有個別名叫“斗城”也是從這種觀念來的。

東漢時一世紀中葉,山東嘉祥縣的武開明墓石祠,刻有“斗為帝車圖”,圖中的北斗七星,由前四星組成車輿,有一帝王形象的人端坐在斗勺之中,后三星組成車轅。這輛車沒有車輪,它是騰云駕霧而行的。

北斗七星有這么高的地位,所以歷代帝王都對它極其崇拜,但是事情如果一過頭,就會變得十分荒唐。下面我講一個王莽與北斗的故事。

西漢末年,朝廷出了一個叫王莽的權臣,他既不是武將,也不是政治家,只能算是個儒者,他廢掉了漢朝皇帝,自立為君,建立了名字叫“新”的王朝,一個儒者靠多年苦心的經營建立了自己的王朝,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王莽本是皇帝的外戚,在政治舞臺施展了一陣之后,曾官至相位,后又退了下來。本來他有可能平靜地度過自己的后半生的,不料過了不久,皇帝劉欣去世,皇族無后,連個主持喪事的男人也找不到。于是,太皇太后、王莽的姑母王政君就把王莽宣進朝來,讓他主持喪事,并任命他為大司馬兼任尚書。這樣,王莽掌握了全國最高軍權、最高行政權于一身,頓時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

雖然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王莽卻一直表現得非常謙卑,仁、義、禮、智、信,無一不做得讓人心服口服,整日樹立一個鞠躬盡瘁、為國事操勞的赤膽忠臣的形象。比如,當王莽把自己十四歲的女兒許配給皇帝劉衎作皇后時,朝廷賞賜給王莽二縣二鄉的土地和一萬萬錢的聘禮,但王莽拒絕接受,把錢全都捐出用以救濟災民了。這一舉動讓全國上下感恩戴德,全國人民都頌贊他是亙古未有的圣賢。

等他權傾朝野,連皇帝都對他言聽計從時,他意識到自己已經是無冕之王,就不再謙恭。瞧:一連幾個皇帝都是庸才,大臣又多貪鄙自私,國困民窮、怨聲四起,可見大漢氣數將盡,自己應該當仁不讓了!于是公元8年,王莽廢掉了身邊的小孩皇帝孺子嬰,自己登上寶座,改國號為“新”,建年號為“始建國”。

如果王莽能把國家治理的很好,無論當時人還是后人,也會心悅誠服地承認這個王朝,不料靠兩面派手法起家的王莽,在政治上只能算是個三流角色,絕無漢開國皇帝劉邦的雄才大略和翻云手腕。他特別向往先儒書上寫的古代理想社會,于是就對全社會大動手術,搞托古改制,從貨幣、官制、法令、賦役到行政區劃,想改什么就改什么。光賦稅一項,就讓善良的農民耕種所得,還不夠繳稅的,家家衣食無著,尚未餓死的,只好造反。

王莽認為,既然北斗是帝王之車,那么模仿北斗的形狀造一個神符放在身邊,它一定能保佑自己。在他登基的第九年頭上,看到反賊太多,自己的位子不穩,他決定鑄造一只“威斗”。這年八月,鑄造工作在京城南郊開工,他親自到場監督。威斗是用銅摻入五色石鑄的,形狀像北斗,長二尺五寸,他堅信,此物一定內能保佑自己穩在王座,外可幫助自己殺退叛軍。所以,他睡覺時把威斗放在龍床邊,上朝時擱在御座旁,出行時則讓人扛著走在皇輦前面。

但農民造反愈演愈烈,終于爆發為全國性的大起義。公元23年,起義軍的一支——綠林軍包圍了長安城,隨后攻入城中,與官軍激戰。第二天,各衙門官員都跑個精光。眼見綠林軍已逼近皇宮大門,王莽便率眾人來到未央宮前殿,手執威斗席地而坐,一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樣子,“天文郎”緊隨在他身旁,不斷操作星占儀器,模擬白天里北斗星的方位,以便讓王莽調整坐位和威斗的方向,以與天上的北斗一致?!纱隧梽幼?,可見王莽作統治者根本不入流,他鑄造威斗騙騙別人也就罷了,他卻連自己也騙。一邊騙自己,他一邊還念念有詞:“天生德于予,漢兵其如予何!”王莽不愧是個大儒,這時候還文縐縐地套用孔子的話??鬃釉捠牵骸疤焐掠谟?,桓魋其如予何!”孔子游學時,宋國的司馬桓魋要殺他,隨行的學生提議快逃,孔子氣定神閑地說了這句話,意思是:我的德能是上帝賜給我的,桓魋能把我怎么樣呢?

第三天清早,親兵扶著王莽上車,跑到漸臺——負責時間歷法的天文臺,天上的星座也有一個叫漸臺的,是織女星梭子的一部分——漸臺在一個大水池中,王莽想:憑水阻擋,興許能多挺一會。這時他還懷抱著威斗不放。綠林軍將漸臺重重包圍,先射箭,箭射完了,便短兵相接,王莽的親兵死傷殆盡,傍晚,綠林軍終于攻到臺上,王莽被殺,“新莽”政權15年就垮了臺。

唐代詩人白居易有詩:“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何知?”的確,如果王莽在謀取大漢政權前就死去,一定會給歷史留下一個輔佐幼主的諸葛亮式的人物形象,也許還有“王莽祠”供我們瞻仰呢,現在,我們只好隨著歷史一起去貶斥他了。

4.一行作法赦天下

關于北斗還有一個故事,這是從唐代天文家一行那兒引出的。

一行本名張遂,出家的法號為一行,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流的大天文家。據《明皇雜錄》記載,一行幼時家里很窮,他的鄰居王姥姥心腸很好,經常接濟他。后來一行受到皇帝李隆基的禮遇,在朝中很有地位。有一次王姥姥的兒子因殺人被判罪,將要處決。王姥姥只好來向一行求救。

一行很為難,說:“姥姥要是缺錢,盡可從我這兒拿,但你兒子犯了國家的王法,我可沒法徇私情?!蓖趵牙崖犃诉@話,惱火極了,說:“我認識你這個部級和尚有什么用呢?那么多年都白幫你了!”說完頭也不回就氣乎乎地走了。

看對自己過去的恩人無法相幫,一行感到十分愧疚,可他又確實不敢徇私枉法,于是決定動用“法術”,從根本上來一個大的“枉法”。他在渾天寺讓人騰出一間屋子,搬進一只大甕,又悄悄找來兩個做工的人,對他們說:“從明天下午開始,你們在后院作坊的廢園子里埋伏好,看到有動物進來,就上去把它們捉住,一共七個,一個都不能少。跑掉一個,當心挨一頓鞭子?!?/p>

那兩人就在廢園子里埋伏,到太陽落山時,果然不知哪兒來了一群豬竄進園子,兩人七手八腳把這些豬全捉住放入甕中,正好七頭。一行用木板將甕蓋好,以神泥封口,并用朱筆在上寫了一些誰也不認識的怪字。

第二天,皇帝李隆基急招一行上殿。一行一到,皇帝就問:“太史官來奏,昨夜天空中不見了北斗七星,這是什么征兆?”一行說:“過去后魏的時候,曾經發生火星不見的事。這次發生帝車不見的事,可是古來沒有的。一般來說,代表草民的星不在其位的話,可能會有水旱霜凍的災害;現在居然連帝車都不見了,恐怕于國家、于陛下您都非常不利?!?/p>

聽了這番鬼話,李隆基嚇得六神無主,忙問:“大師您有什么辦法解救嗎?”

一行悠悠道出:“我相信,只要陛下做一件盛德的大事,終究是能夠感動星辰的?!?/p>

李隆基問:“怎樣盛德的事才夠感動星辰呢?”

一行說:“我們佛門是主張寬恕一切人的,要想作足盛德,莫如大赦天下?!?/p>

李隆基一拍大腿:“好!”于是宣布大赦天下。各種要砍頭剁腳充軍流邊的罪犯全都無罪釋放,王姥姥的兒子也得救了。

第二天傍晚,太史官奏說北斗星中的第一顆星出現了,以后一天出一顆,到第七天全部出齊。其實這也是一行一個個放出來的。

按這個故事來看,北斗星還是豬神,這也已經在遼寧紅山文化、山東大汶口文化、浙江河姆渡文化遺址中都找到了一些證據。

從這個故事還可看到,古代的那些天文精英是多么厲害,把皇帝都敢玩弄于股掌之上。

5.魁星的故事

瞧,在古人眼中,北斗是帝王的寶車,是人們的司命大神,又是豬神,可是還沒完呢!朋友們一定聽說過“魁星”這個字眼,對!魁星就是北斗七星的前四顆星,它們是主宰世間功名祿位之神,正因為如此,古代文人拜魁星拜得最兇。

中國很多地方都建有“魁星樓”或“魁星閣”,其正殿塑著魁星造像。沒見過魁星像的人也許會想,既然魁星是主管功名科舉的,一定是一位文質彬彬的白面書生吧?其實恰恰相反,魁星面目猙獰,金身青面,赤發環眼,頭上還有兩只角,整個仿佛是鬼的造型。這魁星右手握一管大毛筆,稱朱筆,左手持一只墨斗,右腳金雞獨立,腳下踩著海中的一條大鰲魚(一種大龜)的頭部,意為“獨占鰲頭”,左腳揚起后踢,腳上是北斗七星。

魁星的故事是這樣的:古代有一個秀才,名字已不可考,姑且就直接叫他魁星吧。此人聰慧過人,才高八斗,過目成誦,出口成章,可就是長相奇丑無比,所以屢屢面試時落第。他長得怎樣呢?據說本來就丑陋,又長了滿臉麻子,一只還腳瘸了,走起路來一拐一拐的,但是他文章寫得太好了,終于被鄉試、會試步步錄取,一次次高中榜首。到了殿試時,皇帝親自面試他的文才,一看他的容貌和畫著圈上殿的走路姿勢,心中不悅,皇帝問:“你那臉是怎么搞的?”他回答:“回圣上,這是‘麻面映天象,捧摘星斗’?!被实塾X得這人怪有趣的,又問:“那么你的瘸腿呢?”他又回答:“回圣上,這是‘一腳跳龍門,獨占鰲頭’?!被实酆芨吲d他的機敏,又問:“那朕問你一個問題,你要如實回答:你說,如今天下誰的文章寫得最好?”他想了想說:“天下文章屬吾縣,吾縣文章屬吾鄉,吾鄉文章屬舍弟,舍弟請我改文章?!被实鄞笙?,閱讀完他的文章后,更是拍案叫絕:“不愧天下第一!”于是欽點他為狀元。

這個丑文人的才學、智慧和發奮,使他后來升天成為魁星——北斗七星的前四顆,主管功名祿位?!翱弊植痖_來,一半是“鬼”,應魁星的面目丑陋,一半是“斗”,應魁星才高八斗、也應北斗星座。據說魁星手中的朱筆批你是什么你就是什么,文人中傳“任你文章高八斗,就怕朱筆不點頭”就來源于此。

據說從此開始,皇宮正殿臺階正中的石板上雕有龍和鰲魚圖案,一只魁斗放在旁邊,殿

試完畢發榜時,應試者都聚到皇宮門前,進士們站在臺階下迎榜,狀元則一手持魁斗,一腳站在鰲頭上亮相,表示“一舉奪魁”、“獨占鰲頭”。

現在各地的魁星樓的香火依然十分旺盛,因為現代社會競爭更加激烈,家長個個望子成龍,學子無不企盼金榜題名,于是都來拜魁星,每個魁星樓都有當地歷年高考文、理狀元榜。不過就我所知,古今成就大學問者,沒有一個是拜魁星而成的。

七夕乞巧節的故事

和七月初七相連,還有個七夕乞巧節的故事。由于牛郎織女故事的深入人心,織女就被當成天神中巧婦的代表,婦女們希望通過祭拜織女星,使自己手巧。若選一個節日,最合適的日子當然是七月初七了,所以在牛郎織女故事形成后不久,七月初七就成了“乞巧節”,到唐代已經流傳到各地,盛極一時。

最早的乞巧方法是在七月初七這天晚上,姑娘媳婦們都把瓜果擺在院子里,第二天早起,如果發現有蜘蛛在上面結了網,說明乞巧成功。據《開元遺事》記載,前一章提到的皇帝李隆基,在七夕晚上就與兒媳婦楊玉環在華清宮共進晚餐,然后把瓜果列于庭院,望著頭頂上的牛郎織女,先感嘆牛郎織女不自由,一年才聚會一次,而得意自己的瀟灑,可以天天與心愛的人在一起;后指星發誓,愿來世再作夫妻。接著就乞巧,讓人拿來蜘蛛,放在小盒里,擱在瓜果邊,等天亮再來看,網織得越密,說明乞來的巧越多。李隆基發誓來世再作夫妻,是不是他已有了什么預感?李商隱有詩句:“此時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闭憩F了李隆基在這個七夕和后來在馬嵬驛兩種境況的對比。

乞巧的花樣還有很多呢!有地方的人們認為織女是七仙女中最小的一個,故稱之為“七姐神”。七夕晚上年輕女子們穿上最漂亮的衣裳,聚在一起對著織女星唱:“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姐下天堂。不圖你的針,不圖你的線,光學你的七十二樣好手段?!边@叫“拜七姐神”。她們還要用稻草扎一個草人,穿上花衣,取名“巧姑”,用瓜果供上,每個姑娘媳婦都從家里端來一碗清水,把豆苗、青蔥剪碎放入水中,據說通過這樣看月亮在水中的投影,就知道主人的巧拙。

有的地方則用臉盆接七夕夜的露水,說這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當然最多的還是比賽穿針,女人們在初七朦朧的月光下,都用彩線摸著穿針,穿得過的,就是得巧了,特別受大家尊重。不過有個文人說得好:“織女盼與牛郎相會盼一年了,好不容易在七夕見面,短短的幾個時辰正忙,那有閑功夫到人間送巧?!?/p>

蜀人浮槎探銀河

前面斗牛寶劍的故事里我們提到了張華和他的《博物志》。這本書就講到一則蜀人上天訪問牛郎的故事。

古人認為,天上的銀河,一頭通著黃河,一頭通著大海。住在海邊的一些人經常注意到:年年八月,有一些大筏子(浮槎)在遠海駛過,而且還特別守時。蜀地有一個人想,這些大筏子到底是上哪兒的,我何不也探險一回?于是這人也做了一個大筏子,在筏子上蓋了個小屋以供遮風避雨,帶上足夠的糧食,就乘著這個筏子浮海而去。

走了十多天,他知道自己還在海上,因為可以看見日月星辰的出沒,能分辯白天黑夜,后來周圍就變得一片渾渾茫茫,看不出晝夜來了。又漂浮了十多天,忽然發現了新大陸:前邊是一處地面,遙望有一座城池,房屋整齊壯觀。

他想:這是人間還是仙境?我何不走近看個明白。走近后他發現,他航行的河流恰在城市中穿過,岸右是一座豪華宮殿,從窗口望去,許多女人在用織布機織布;再瞧岸左,有一名男子,手牽一頭牛,正在河邊給牛飲水。乘筏人上前正要搭話,牽牛人先驚訝地詢問這個遠方來客了:“你為什么上這兒來?”乘筏人簡略地解釋了自己尋險探奇的志向和經歷,問:“這是什么地方呀?”牽牛人避而不答,只說:“你回去后,問問你們蜀地的嚴君平,就知道了?!?/p>

乘筏人覺得這個地方有點詭秘和蹊蹺,便不敢上岸,也不再逗留。乘筏子踏上歸程,正好在次年八月,回到出發的海邊。為解開這個謎,他回到蜀地,幾經周折,終于找到了嚴君平,把這件事的經過說給他。嚴君平說:“我這兒有記錄:某年某月某日,有客星犯牽牛?!背朔ぷ右粚θ兆?,發現正是他和牽牛人說話的那一天。原來他到達的是天河,見到的是天庭、牛郎和織女,他自己那一刻也變成了“客星”。

現代有人把這個故事解釋成古代外星旅行的記錄:筏子(浮槎)即UFO,古宇航員從地球出發后,十多天間仍在太陽系中,所以可辨晝夜,飛出太陽系后就不分晝夜,渾茫一片了。它飛到牽牛星后,被地面上的學者嚴君平觀測到,所以說“有客星犯牽?!?。這有點現代神話的味道了。

張騫與支機石

在這個故事之后,又出現了一個張騫乘筏子到銀河的故事。

張騫是漢代的探險家,曾多次出使西域。據說他奉使去往西域的大夏時,也做了一個大筏子,沿黃河上溯,希望找到黃河的源頭,走了幾個月,不但沒找到黃河源,反而發現黃河

越來越寬,越來越清澈,后來也到達了一處城郭,樓臺錯落,街道規整,河水從城中流過。

他好奇地劃了進去,見河岸有一男子牽一頭牛,牛正把頭探入河中飲水;對岸有一位婦女在洗衣服。張騫把筏子劃近那婦女,問:“大嫂,請問這是什么地方?”這回這個婦女沒有賣關子,爽快地答道:“這是天河呀!你是從人間來的嗎?”張騫回答:“是呀,走了好幾個月,真不容易?!彼娔菋D女身邊有一塊石頭,那形狀和顏色都是人間沒有見過的,就問:“這是什么石頭?”那婦女說:“這叫支機石,你喜歡,就送你好了?!睆堯q接過石頭一看,原來是織布機上壓布匹的石條,驚喜地說:“噢,我知道了,你是織女!”那婦女點點頭。

張騫在城中游歷了一圈之后,就尋原路,沿黃河水順流而下,返回中國。為了想搞清究竟,他也來到蜀地,想找嚴君平問問,但沒有找到,把支機石也留在了成都。唐代成都有個天寧觀,支機石就一直在觀里陳列,據說它“高與人齊,略帶青紫”(也許是一塊隕石),前面講文昌帝君時,曾提到過?,F在成都還有“支機石街”。

看來,《博物志》里的乘筏人與這個張騫,一個是東渡大海探險,一個是西溯黃河尋奇,結果都到達了銀河,頗有東西兩面環球航行的味道。

關于后一個故事,有不少人在詩中提到。如唐代劉禹錫的《浪淘沙》寫道: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椗?。

宋之問的《明河篇》說得更明白:“……明河可望不可親,愿得乘槎一問津。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成都賣卜人?!薄懊骱印奔淬y河,“成都賣卜人”指嚴君平。

李商隱《??汀穼懙米钣腥ぃ骸昂?统碎渡献戏?,星娥罷織一相聞,只應不憚牽牛妒,聊用支機石贈君?!薄白戏铡敝柑旖?,“星娥”是織女,她竟不怕牛郎嫉妒,與張騫聊了半天,還把支機石贈給人家了。

也有人這樣寫:“如何不覓天孫錦,止帶支機片石還?!币馑际钦f,既然你見到天孫織女了,為什么不帶點天上的織錦回來,只帶回一片破石頭呢?此人的見解有點西方探險家的味道。

標簽: 歷史人物短篇故事

抱歉,評論功能暫時關閉!

document.write (''); 欧美日韩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欧美日韩中文字乱码卡一卡二,成片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网站,中日韩一卡2卡三卡4,欧美日韩2021卡一卡二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