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中的歷史人物
將小說架構在一個歷史背景之下,讓主人公與時代的風云人物有直接的關聯,這是金庸和梁羽生都喜歡用的手法。但兩人又有很大的不同。金庸寫歷史背景和人物,其初衷是要增加“小說的可信度”,歷史和歷史人物并不是金庸的興趣所在,在他的筆下,歷史僅僅是一個舞臺,一個道具,供主人公大顯身手而已。所以金庸筆下的歷史人物,不會是主人公,甚至重要人物也很難算得上,大多三言兩語,著墨不多?!兑刑焱例堄洝放c大明王朝的建國相關,但書中的朱元璋和他的開國元勛們,卻連配角的配角都算不上。
但也有例外的,在短篇《越女劍》中,小說的男主人公便是范蠡。范蠡大家自然是熟悉的,這個歷史中的風流人物,一生遭遇實在傳奇。年輕時因灑脫不羈,被時人稱為“范瘋子”,效力于越王時屢建奇功,吳越爭霸,獻十策于勾踐,勾踐用只用其八便大破夫差,稱霸天下。功成之日飄然遠引,攜四大美人之一的西子泛舟五湖而度余生,令世人稱羨不已。
因為是短篇,人物的性格便很難展開描寫。而且在《越女劍》里,范蠡雖是男主人公,卻并不是第一主角。即使是這樣,金庸還是讓我們看到了范蠡的“瘋”和智,吳越劍士斗劍時的冷靜,對阿青的慧眼識人,羊嚼牡丹的大度和伴女牧羊的隨和,都讓人稱道。但還不止于此,在金庸的筆下,范蠡同時還是一位癡情人,他對西施的思念,被金庸寫得一往情深,讓人感動。范蠡和西施的故事,很多人都寫過的。但這樣的故事卻讓我真的替西施不值,金庸寫得越是動人,越讓我覺得范蠡惡心。
“那是浣紗溪畔的西施。是自己親去訪尋來的天下無雙美女夷光,自己卻親身將她送入了吳宮?!?/p>
每讀這一句,便讓人有廢書長嘆之意。范蠡的殘忍,有甚于夏桀商紂者。
在金庸的小說中,歷史人物出現得最多的是《天龍八部》,但這部書里的歷史人物,再創造的痕跡很重。大理君臣,遼國皇帝以及完顏阿骨打,與歷史相比較,面目全非得太厲害,宜作小說人物觀。倒是匆匆忙忙只出現了一次的哲宗趙頤和他的奶奶高太皇太后,更有歷史人物的氣息些。
同樣作為皇帝,哲宗顯然沒有他的后代同行康熙和乾隆那么幸運,得到金庸的喜愛。在天龍八部中,趙頤只出現了短短數頁,而清圣祖玄燁,也就是康熙大帝,卻是作為二號男主角出現在《鹿鼎記》中的。金庸在這部書中,全程寫了康熙皇帝的成長經歷,從愛玩好勝的“小玄子“,一直寫到他經過磨練、克服困難(如殺鰲拜)而漸漸成熟,成為天威日重,憂國憂民,愛護天下百姓的一代明君。
很喜歡金庸筆下的這個皇帝的,他重友誼,和韋小寶總角之交,對這個小時候打架的朋友一直與別人不同;有孝心,無論是對妹妹的愛護,還是對太后的關心,都顯得誠摯真切。初聞父親可能未死的時候,欣喜若狂,五臺山上見了順治,痛哭失聲。他是個有血有肉的人,而且是個深情的人。
不單如此,他還是個好皇帝,治理國家,處處顯著氣度和智慧。聽聞臺灣臺風災情,竟“淚光瑩然“,要裁減宮中衣食賑災。在五臺山上,順治帝讓他“永不加賦”,他對韋小寶說:“我們滿洲人來做中國皇帝,總得要強過明朝那些無道昏君,才對得起天下百姓?!弊龌实鄱獙Φ闷鸢傩?,這樣的皇帝,兩千年的中國歷史,可找不出第二個來。
康熙做了六十幾年皇帝,傳位雍正,再傳乾隆。乾隆也是個長壽皇帝,同時也是金庸寫到的第一個歷史人物?!稌鴦Α啡?,便是以乾隆身世的野史傳說為本的。乾隆這個人,近些年的影視銀幕上表現得很多,鄭少秋、張國立、張鐵林等演員都演過。雖然版本不同,面目不同,但有一點卻是共通的:便是乾隆很好色。金庸也是這么寫的,在杭州的時候,乾隆遇上選花盛會,大充闊客。所謂選花盛會,其實也就是妓女花魁選舉活動。妓女選花魁,居然上至皇帝,下至黎民,個個都興致勃勃,共襄盛舉,可見古代妓女的命運,實在比她們后代姐妹們的要好得多。
乾隆在這次盛會上看中的花魁,叫做玉如意,很好玩的一個女人,欲拒還迎,說什么“踏青歸去春猶淺,明日重來花滿床”。用今人的話說:勺凱子實在有一套。
金庸在《書劍》的后記中說,乾隆為他的故鄉海寧做過很大的好事,他在書中把他寫得很不堪,有時覺得有些抱歉。 其實小說看下來,也并不覺得有什么寫得特別不堪的地方。而且這個乾隆愛才惜才,頗有帝王氣度。愛護自己的親兄弟,偷偷摸摸也想著要盡人子對親生父母的孝道,也并不是全無情感,狼心狗肺。雖然背信棄義,貪圖富貴,志大才疏,但也不見得比真實的乾隆更差勁的。
康熙,乾隆,再加上成吉思汗,金庸小說里稍稍重要一點的歷史人物,居然以帝王居多。成吉思汗是一代梟雄。我想,金庸的私心底應該是很佩服這個人的,所以筆下的成吉思汗雖然對敵人有時過于殘忍,但英明神武,機智果敢,重情重義,縱橫無敵,實在令人折服。甫一出場的那場大戰,非但大獲全勝,還收服了敵方大將神箭哲別。金庸是這么寫的:“哲別望著鐵木真威風凜凜的神態,不禁折服傾倒,奔將過來,跪倒在地?!惫烙嬙S多讀者也如哲別和我一般,不禁對鐵木真折服傾倒。
梁羽生也寫過帝王的,可能比金庸寫的還要多。梁羽生是個有些左傾的作家,他的歷史觀,大概和我們學習的差不多的。所以才子佳人還罷了,帝王將相卻難得見到好人。所以他筆下的皇帝,象宋高、明英之輩,大多昏暴無能,令人憤怒痛恨。他也寫過康熙乾隆,但那個康熙一出場便殺害了自己的父親順治和尚,令人恐懼,與金庸筆下的那個人可就判若兩人了。
但也有例外,梁羽生寫的武則天,便與眾不同,可能是他筆下唯一的好皇帝。
關于武則天,歷來史書和文藝作品,多將之寫得污穢不堪,貶多于揚。在中國這個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這幾乎是一定的。在傳統評書《薛剛反唐》等書中,武則天昏庸無能,寵幸奸邪,淫蕩無恥,殘忍好殺,簡直沒有一絲人性。所以初中時讀《女帝奇英傳》,讓我嚇了一大跳:怎么會是這樣子,這個英明大度、光彩照人的大唐女主,真的是武則天嗎?
也許不是真的,但至少在梁羽生心目,武則天應該是這個樣子。一個卓越的政治家,一個真實的女人,一個杰出的皇帝,一個寂寞的英雄。誰又說歷史中的武則天,不可能是這個樣子呢?
同樣在這本書里,梁羽生還寫到了大唐第一女才子上官婉兒。上官婉兒是上官儀的孫女,她祖父和父親都死于武則天之手,但她卻做了武則天的記室,通曉文詞,兼習歌舞,14歲便為武則天草擬詔書。當時人稱她為女文曲星。歷史的記述便是這樣一些,至于她的本來面目,誰也不知道,一直比較模糊。但在梁羽生筆下,她是清晰的,二八佳人,溫柔可喜,文彩風流,明理識義,是個讓人敬愛的女子。只是這樣的女子往往是寂寞的,她和小說中的另一個女主人公武玄霜愛上了同一個男人李逸,換得的,卻是歲月悠悠無窮的等待。
順便說一句,《女帝奇英傳》是我以為梁羽生寫得最好的小說之一。即使比較萍蹤俠影、七劍下天山也不稍遜。
除了帝王佳人,梁羽生著墨更多的,是歷史中的英雄人物?!洞筇朴蝹b傳》里寫南霽云,武功蓋世,豪氣干云,“敢笑荊軻不丈夫,好呼南八是男兒”。南霽云排行第八,人稱南八,是個傳奇人物。曾以單騎擊退寇邊擄掠的三百羌人鐵騎。安祿山叛唐,張巡守睢陽,南八其時是張巡部將,率數十騎突圍向河南節度使賀蘭進明告急,請求援兵不得,居然又殺回睢陽城中。城破,與張巡等人被俘,叛軍勸降張巡,張巡不降,所以又去勸南霽云。南霽云不說話。張巡謂之曰:“南八,大丈夫不可為不義者屈?!痹菩υ唬骸皩⒁杂袨橐?,公有言,云敢不死?!彼觳磺?。
不屈的南八給世人留下了一個永遠的迷,“將以有為也”,以南八才智,這句話自然不會是空話。如果給南霽云一個機會,他會還給我們什么樣的英雄史歌呢?
可惜,歷史沒有假設。睢陽城破之日,南霽云渾身浴血,遠遠望去,就似一個剛從顏料缸里拖出來的,自頭發到腳跟,都染得通紅的人??墒?,正氣不死,南八也不死。千年之后,他又于一個在香港的中國人的小說里復活,依然神威凜凜,英雄無敵!
標簽: 歷史人物短篇故事